打造智能家居产业“中国典范”全国每卖出五台智能锁具,就有一台产自中山;中山的灯饰照明产品出口额常年保持全国第一,自主品牌产品市场占有率在全国超70%;中山家电产业营收规模超2300亿元,占粤港澳大湾区家电营收近三成……
中山智能家居产业拥有如此傲人的产业基础,未来将走向何方?记者从中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了解到,“全屋智能中国典范”已经被确立为中山产业的发展目标,中山行业已经入选了国家级试点,方案获得了省级领导和工信部的认可,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。
记者了解到,中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、局长林伟强近期在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现场交流活动中发言,发言以《全屋智能中国典范》为主题,得到与会各界人士高度认可。
林伟强介绍说,中山是一座制造业城市,工业增加值占GDP的47%,拥有智能家电、高端装备、新一代信息技术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,和黄圃智能家电、古镇灯饰照明、小榄智能锁具等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,其中,小榄智能锁具入选了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。中山拥有64万家市场主体,工业企业8万多家,规上企业近5000家,在广东省排第五。工业企业中有99.9%是中小企业,中小企业贡献了全市62%的工业总产值和86%的工业企业纳税额。同时,中山还拥有明阳风电、华帝、奥马、欧普照明、通宇通讯、蒂升电梯、完美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大企业。
中山的家居产业特色显著。中山是广东乃至全国重要的家居产品制造基地,家居行业规上工业总产值3700亿元,占全市规上52.2%。产业集聚度高,80%以上的企业集中在不到25%的土地面积内。
中山智能家居包含家电、灯饰照明、智能锁三大核心产业。其中,家电产业营收规模超2300亿元,占粤港澳大湾区家电营收近三成。全国第一台自主品牌洗碗机、第一台光波微波炉,产自中山。灯饰照明产品出口额常年保持全国第一,自主品牌产品市场占有率在全国超70%。智能锁年产量达800万套,全国每卖出5台智能锁,就有一台中山造。
记者了解到,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2022年,中山市政府出台1号文件,全市5年至少投入50亿元,出台“1+4+N”系列政策措施,支持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,取得了一定成效。
林伟强透露,中山去年和今年先后入选省级、国家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。去年,中山以家电、灯饰照明产业入选省级城市试点;今年,中山以智能家居行业申报了国家级试点,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试点。
截至2024年上半年,中山累计推动3378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,规上企业转型覆盖率达到67.8%,在珠三角城市中排名第2。累计推动235家重点企业实现全部主营业务数字化管控,取得工信部企业数字化评测以上成绩。目前中山数字化评测一级以上3378家,二级以上1857家。
中山还打造了一批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。目前已经推动建成世界级“灯塔工厂”1个,国家、省、市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86个,国家绿色工厂18个,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31个。打造了18家市级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、27个示范车间、20个示范项目。通过标杆示范引领,带动8500多家企业上云用云。
此外,中山工业技改投资增速较快。2022年以来,中山累计推动1793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,完成技改投资417亿元。其中,2024年上半年推动322家企业开展技改,完成技改投资104亿元,同比增长45%,增速在珠三角城市中排名第1。
林伟强介绍,中山选择智能家居行业开展试点,打造“全屋智能中国典范”,推进思路是“1—2—3”:以全屋智能场景为牵引,从供应链、产业链“双链”发力,分级分类推动企业数字化改造,提升中小企业转型获得感,培育转型内生动力,推动中小企业创新水平及核心竞争力提升,“中山将举全市之力做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实施。”
记者了解到,在强化组织保障和长效机制方面,中山由市长牵头,成立了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建设领导小组,组建试点工作专班,现已制定了试点工作方案和资金实施细则。
第二,统筹用好各级财政资金。市级财政对照中央和省专项资金进行1:1:1配套,同时,设立5亿元风险补偿资金池,撬动50亿元金融机构资金投入,提供“数字贷”全额贴息半岛bandao体育官方。
第三,中山建立试点长效机制与协作机制。与中国信通院、华为等机构、单位共同建设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、产业AI促进中心等公共服务,探索市场化推进机制。
开展“全屋智能中国典范”体系构建。开展智能家居领域标准制定,推动建设覆盖智能家居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先进标准体系。探索完善智能家居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指标及评测指南。打造开源鸿蒙AIOT智能底座,大力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家居行业转型升级。
推动供应链、产业链“双链”转型。一方面,通过“链主”企业的订单牵引力和行业号召力,带动供应链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;推行质量“可信”制造,让不良品进不来,不合格品出不去;推动“网+园区”,提升园区内供应链效率。
另一方面,建设数字化转型行业平台,帮助产业链中小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,推动产销协同、产品增值、产融合作,实现企业整体价值提升。
分级分类推动企业改造。一是分类分级推动企业数字化改造。针对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,推动实施全环节的数字化改造,实现场景集成和系统互联互通;针对规上中小企业,推动实施至少一个重点环节的数字化改造,通过改造达到二级及以上水平;针对优质中小企业,推动企业上云用云。
二是强化数字化供给能力建设。面向全国公开遴选一批供给服务单位,梳理一批优质的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。目前,已遴选公布第一批4家数字化牵引单位,共计52家服务单位,征集了232个“小快轻准”产品,供企业自主选择。
三是推动企业“四化五新”发展。围绕制造业数字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、品牌化“四化”发展方向,创新“诊断—培育—改造—评估”联动机制,提升行业企业新产品、新材料、新设备、新技术、新工艺“五新”水平,打造一批“四化五新”标杆示范。